在民國時期發(fā)行過很多種銀元,這些老銀元在市場的炒作和收藏愛好者的追捧下,近年來市場價格不斷攀升,吸引了很多藏友進行投資收藏,銀元本身就具備有一定的保值功能,所以也算是一個投資風險較低的藏品,也難怪很多藏友都熱衷于收藏了,那么這些銀元的收藏價是多少?袁大頭銀元的鑄造背景是怎樣的?
各種銀元圖片及價格表袁大頭
袁大頭有多種版本,不同版本的袁大頭市場價格就不一樣,通過圖中表格我們可以得知,袁大頭的收藏價值還算可以,是非常值得收藏的錢幣,據(jù)了解,現(xiàn)在一枚普通的袁大頭市場價在600~1500元之間,根據(jù)不同版本和品相市場價有所區(qū)別,一些稀有的版本價格可達上百萬,是近代銀元中名氣比較大的一枚古錢幣。
袁大頭銀元歷史背景介紹(圖片來源于愛藏平臺)
清代國幣稱為龍洋,以銀幣為主幣,主要有光緒元寶、宣統(tǒng)元寶、大清銀幣等,總重量為(26.3--27克),含純銀六錢四分八厘(25.7856808克),其含銀量90%進行鑄造。
清朝滅亡之后,1912年4月袁世凱出任大總統(tǒng)。北洋政府鑒于當時鑄幣、紙幣十分復雜,流通的中外貨幣在百種以上,規(guī)格不一,流通混亂,折算繁瑣,民眾積怨,同時也想借助貨幣改制以解決軍費問題,便決定鑄發(fā)國幣。袁世凱為了提高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把他的頭像鑄于幣面,“袁大頭”由此而來。
“袁大頭”的鑄造量很大,僅南京造幣廠在1915年2月至1916年的近兩年時間內,就達379819210元。還有資料介紹,僅壹元“袁大頭”就鑄造了75000萬枚,民國三年的“袁大頭”至少到1929年還在鑄造,但是存世量卻非常少,好多在解放時期都被收回,重新融化。最晚的是“O”版三角圓“袁大頭”銀元,上面雖然寫著“中華民國三年”,但并不是民國政府鑄造的,而是1951年期間由中國共產(chǎn)黨鑄造,鑄造局為沈陽造幣廠。
以上就是“各種銀元圖片及價格表袁大頭”的內容,相信通過這些分享,大家對銀元的市場價格都有了了解,總的來說,銀元作為我國古錢幣系列中不得不提的一個種類,具有非常高的藝術欣賞價值,也備受群眾的喜愛,是非常值得收藏的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