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記載,民國時期,盛行使用銀元,因此不少錢幣都是銀元,在這么多的銀元中,袁大頭銀元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銀元。袁大頭銀元最常見的是袁大頭三年、八年、九年以及十年銀元,而五年銀元實際上也是有的,只不過很稀少。物依稀為貴,那么如今的中華民國五年袁大頭值多少錢呢?
袁大頭五年一元圖片及價格(來源于雅昌拍賣網(wǎng))
袁大頭伍元錢幣直徑:4.5cm重:37.8g,中華民國袁大頭“伍圓”,正面是袁世凱戎裝左側面像,上方有“中華民國三年”。背面圖案是兩株交叉的稻穗,中央為“伍圓”字樣。而最后并沒有發(fā)行是因為該幣值不符合當時物價,因此沒有通過政府審核,就這樣幾百枚試鑄幣便被封存。而不知道這典故的人自然不知道還有“伍圓”的“袁大頭”存在。而后袁世凱政府瓦解,才相繼流于民間。由于試鑄幣產(chǎn)量稀少,加之是絕版,保存完整的也不多,因此試鑄幣的歷史價值不菲,正所謂物以稀為貴,這也必定受眾多錢幣收藏家們的極大追捧。
袁大頭五年一元真的存在嗎:
按照機制銀幣的計量標準,壹元銀幣為27克,(和清代庫平七錢二分銀元重量同樣),如果按照五元標準來作為計算應該是135克。清末民初時期都是真金白銀使用流通,不同于現(xiàn)在的紙幣按照面值流通,五元銀幣均為試鑄幣、并未正式流通發(fā)行。試鑄幣就是未通過政府許可沒有進入市場使用的,流通幣是通過許可而進入市場使用的。所以試鑄幣存世稀少,時至今日已經(jīng)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以及紀念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