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民通寶是清初三藩中的福建靖南王耿精忠所鑄。錢幣版式有小平,折二,折五,有小平光背,折二背“一分”,折五背“一錢”或“浙一錢”。公元1673年,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相繼發(fā)動三藩叛亂。公元1676年,靖南王耿精忠在閩中地區(qū),鑄裕民通寶錢。該錢按照判別分為,小平光背,折二背右“一分”,折十背左右“壹錢”,背左右“浙一錢”等。
裕民通寶”錢,在當(dāng)時為一種權(quán)銀錢,即表明對銀作價,其普品背鑄“一分”、“一錢”等字樣,每枚銅錢可兌換一分銀、一錢銀。此錢背鑄“一兩”字樣即可兌一兩銀。宋、元、明、清時期,金錢的魅力有增無減,有“百金買駿馬,萬金買高爵”之說,以軍官出征時,用錢買人頭,按人頭數(shù)目論功行賞。
裕民通寶背一分,直徑28.2-厚度1.2-重量5.22g,藏品價格:360元
愛藏網(wǎng)正在0元起出售各種古錢幣通寶,有興趣的泉友下載愛藏APP注冊即可了解更多【買賣古錢幣及鑒定真假估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