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歷直十存世量多嗎?慶歷直十歷史背景是怎樣的?相信有很多泉友對慶歷直十這一錢幣的了解不多,據了解,慶歷直十屬于宋代錢幣中的一種,那么慶歷直十當時的鑄造背景是怎樣的呢,現(xiàn)在的存世量多不多,下面就一起了解下吧。
慶歷直十存世量多嗎
2013年春,網上出現(xiàn)了“慶歷直十”大錢,系前譜未載之物,亦未見任何著錄和報道。觀其形制,當為北宋仁宗時期所鑄,但其錢文特殊,為有宋一代鑄錢所未見。據了解,目前,該枚錢幣的存世量不多,發(fā)現(xiàn)的慶歷直十也極其稀少。
慶歷直十歷史背景
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十月,西夏趙元昊正式稱帝,改元“天授禮法延祚”,國號“大夏”,公然與宋分庭抗禮。次年十一月,西夏入寇保安軍(今陜西志丹縣)為巡檢指揮使狄青所敗,自此宋、夏戰(zhàn)爭拉開帷幕。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正月,元昊發(fā)兵攻圍延州,朝廷派韓琦、范仲淹為陜西經略安撫副使,同時以范仲淹代知延州。仁宗慶歷元年(1041年)二月,韓琦命任福為將,出擊西夏,結果在好水川(今寧夏隆德縣西)中敵軍埋伏,幾乎全軍覆沒,任福戰(zhàn)死,士卒死者1萬多人,朝野震動,這也是交戰(zhàn)以來最慘痛的一次失敗。
仁宗以韓琦指揮有誤,對陜西將帥逐一貶降。八月,元昊攻陷豐州(今陜西府谷縣北)。次年九月,西夏軍攻鎮(zhèn)戎軍(今寧夏固原市),宋將葛懷敏在定川寨御敵,敵斷其歸路,宋軍被圍,葛懷敏戰(zhàn)死,余部亦被擄走,西夏軍乘勝直抵渭州(今甘肅平涼市),大肆掠奪而去。西夏雖節(jié)節(jié)勝利,但因國力消耗、久戰(zhàn)疲敝。
仁宗慶歷四年,元昊迫于遼國進攻,向宋請和稱臣,宋冊封元昊為夏國王,“歲賜”絹13萬匹,銀5萬兩,茶2萬斤,外加節(jié)日“賞賜”。至此,延續(xù)5年的與西夏的戰(zhàn)爭才算結束。此雖為局部戰(zhàn)爭,但使宋廷耗費甚巨,以致府庫空虛,財用不支,尤以陜西為甚。而“慶歷直十”大錢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
以上,就是有關慶歷直十存世量多嗎和慶歷直十歷史背景的介紹,中國錢幣系統(tǒng)之完整,門類之豐富,脈絡之清晰,內涵之博大,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慶歷直十的出現(xiàn)也進一步揭示了中國古錢的延續(xù)性、反復性和復雜性。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古錢幣也有著不錯的收藏價值,目前,各式各樣的古錢幣正在愛藏出售中,感興趣的泉友可前往參與競拍,下載愛藏APP注冊即可了解更多【買賣古錢幣及鑒定真假估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