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解景盛通寶的人相信對這枚錢幣的所在的時期也是比較感興趣的,因為這枚錢幣是越南鑄造的,在那個時候我們稱之為安南。也就是越南古代所鑄造的。在這其中,景盛通寶仿光中,版式復雜,是比較多見的。
景盛通寶背四月
在歷史上,因為一些貿(mào)易的合作,有些外國的錢幣便流進了我們國家。一枚是景盛通寶,一枚是洪德通寶,這兩枚錢幣的風格不是我國傳統(tǒng)古錢幣的風格,查閱了一些資料,這兩枚銅錢并不是我國的鑄幣,而是鄰國安南鑄造的,在清代時期流入我國的。顯示了其它國家獨特的文化藝術(shù)和鑄造幣的風格。
升值的空間大不大
景興通寶,流入中國的一種越南錢幣名。黎氏顯宗景興年間(1740—1786)鑄造。有篆、隸、楷書體。背文有中、西、北、大、山西、山南、庚申、辛酉、壬戌等紀方位、地名或干支。景興錢另有巨寶、永寶、大寶、順寶、泉寶、重寶、中寶、內(nèi)寶、正寶、至寶、用寶、宣寶、太寶等名稱。流入中國的越南錢還有阮氏光中年間(1788—1792)、景盛年間(1793—1802)和世祖嘉隆年間(1802—1819)鑄造的光中通寶、景盛通寶和嘉隆通寶等。因為目前的存世量比較少,所以升值的空間還是比較高的。
雖然不是我們國古代的錢幣,但是卻起到一種文化的融合,碰撞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