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江南銀元系我國貨幣史上唯一有名無實的省份銀幣。系清代正式鑄行的法定流通銀幣。但鑄行江南省造銀幣的清末,已無江南省建制。 江南甲辰銀幣,是龍洋中數(shù)量最多的主幣之一,不是中國近代機制銀幣中最便宜的龍洋 ,對近代中國的金融穩(wěn)定、流通及捍衛(wèi)金融主權(quán)曾貢獻過巨大的作用。那么你知道江南甲辰邊齒特征嗎?江南甲辰有多少鑄量?
(圖片來自雅昌藝術(shù)品拍賣網(wǎng))
江南甲辰邊齒特征
江南甲辰銀幣,是龍洋中數(shù)量最多的主幣之一,我們之前說過在光緒元寶中鑄造時間會刻在幣面的左右兩側(cè),若無刻時間則被稱之為無紀年,江南甲辰是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中第一種鐫有干支紀年的銀幣。江南甲辰中的“TH”,在“TH”中有很多系列我們就不一一細說了,TH版的主要特征是,在刻有“光緒元寶”字的一面,在“甲”字的上方刻有英文“TH”,TH是雕刻師的姓氏簡寫,CH才是廠長張遷杰姓氏簡寫(張為CHENG),后來在廠長到來之后,改為CH。
第二個是江南甲辰中的名譽品“江南甲辰十字星”也可被稱之為“十字花”,江南甲辰十字星的主要特征是在刻有“光緒元寶”字的一面,在左右兩邊為十字星,其龍面也與普通龍面不同。
第三個是江南甲辰反刺龍,江南甲辰反刺龍的特點是龍珠下的龍鱗是逆著。
第四個是江南甲辰三點版,它的主要特征是在字面旁邊有兩點,龍像后面字面“S”后右一點。
第五個是江南甲辰七前點,關(guān)于七前點的總多位置,會對應(yīng)著各個版別,有人根據(jù)它的大小,位置,距離,甚至區(qū)分到第幾個內(nèi)齒等等。
江南甲辰有多少鑄量
從表中可知光緒二十八年至三十一年,江南龍洋較前逐年減少,次年停止發(fā)行??梢韵胂?,假如沒有后鑄,甲辰銀幣的價格毫無疑問將要翻幾番。實際上清朝所鑄甲辰數(shù)量約只占到甲辰總數(shù)的四十分之一而已,在《南京金融志》中明確寫到民國利用江南舊模鑄幣達到3660萬枚。在《南京金融志》一書中對南京造幣廠歷年銀元(主幣)鑄數(shù)記敘如下:
光緒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年(1897~1899)3,255,730
光緒二十六年(1900) 2,531,689
“三點”版,原漿墨戳
光緒二十七年(1901) 2,377,710
光緒二十八年(1902) 3,561,957
光緒二十九年(1903) 1,489,045
光緒三十年(1904,甲辰年) 924,295
光緒三十一年(1905) 634,670
宣統(tǒng)二年(1910) 702,500
民國元年(1912) 23,803,009
民國二年(1913) 10,741,407
民國三年(1914) 2,785,100
民國四年(1915) 29,860,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