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足布錢版別及知識

人氣:1217 發(fā)布時間:2021-05-19 16:23:14 來源:用戶投稿

  【方足布錢】


  一、基本信息


  “方足布”是指“布幣”的褲足較為平直方正,所以被稱為“方足布”。


  二、歷史淵源


  當“尖足布”盛行于晉地的時候,鄭、衛(wèi)、宋諸國也開始鑄造新幣,它們以方足大布為基礎(chǔ),取長補短,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一、拋棄了容易折損的尖足,改為抗擊力較強的方足。二、加寬頸部并在頭部添加了兩個突出的小耳朵,故稱為“銳角布”或“有耳布”。這種錢幣大約長4.5—6.5厘米,重13克。


  三、樣式變革


  “方足布”鄭國鑄的較重較大,時間可能較早,宋、衛(wèi)兩國鑄造的較小這些“布幣”與“尖足布”同時流行,但其文字、輪廓、鑄工、銅料都比較好,其中盧氏一個地方就曾出過“空首布”、“尖足布”、“方足布”等,其制造精美,是當時重要的鑄幣地區(qū)。稍晚的還有韓、隰氏、皮氏、陰氏、大陰、平周等,也相繼鑄造了新幣。它們一方面采用宋、衛(wèi)輕型有耳布(銳角布)的重量與形制,但卻去掉了“空首布”的耳朵,另一方面也保留了許多“尖足布”的形制,創(chuàng)造出了典型的“方足布”。此時正是三家分晉,戰(zhàn)國時代的開始。


  戰(zhàn)國時代雖然戰(zhàn)爭頻繁,但工商業(yè)卻比較繁榮。許多士大夫退而經(jīng)商,也有很多人挾財入仕,可能是他們教給那些士大夫們鑄錢牟利的方法,雖不能說完全出于商人之手,但也無法判定是出于政府之手。因為當時政府雖然已開始鑄錢,卻還未禁止民間私鑄。總之,越晚官錢就越多,民間鑄的錢就越少。


  四、分類


  戰(zhàn)國初期,燕國的涿、益邑、纕坪、陶陽、漁陽、右明等地均鑄有“方足布”,它們保有“尖足布”的特征,但體形略小。其中有光背的,有背面紀數(shù)的,也有背面紀“左”“右”“大”等文字的。燕國行用“方足布”,有史文記載,就其實物而觀,鑄造時間較早,流通的地區(qū)也很廣,大多都是出自官爐。


  在“方足布”中,較重的還是三晉所出的,計有北屈、大陰、汝陽、子陽、中邑、屯留、尹陽、平陽、平周、平留、平原、皮氏、宅陽、猗氏、梁邑、高都、襄垣、魯陽、宜陽等等。這些地方所出的錢幣,數(shù)量很多,也較為規(guī)律,大約長5厘米左右,重7—8克左右,最小的也有5克以上,銅質(zhì)也很好,不易折損,使用收藏都很便利。但在流通期間購買力如何,單枚代表的價值是多少,現(xiàn)在無法考證。當時魏、趙兩國都有當寽布或釿幣流通,而趙也有“刀幣”,魏國還有“圜錢”,彼此間該如何兌換,也不能確知。


  三晉外,齊、魯、宋、魏等國也曾鑄行過“方足布”,如齊國的齊氏、齊陽、齊貝等,魯國的邾邑、成邑,宋國的商城,魏國的母丘等,均有出土,數(shù)量也很多,形制與晉布無大差別,書法與鑄造的工藝有些變化,可見行用頗久。


  秦國也曾鑄造過“方足布”,如杜陽、梗陽、木邑、木門等?;菸耐醢四?,秦取得魏國的梁邑。這里曾是魏國的河西造幣中心,曾出過“尖足布”,似乎也出過“方足布”。秦人占領(lǐng)之后,鑄幣并沒有間斷。現(xiàn)在傳世的梁邑布中,那些文字輪廓、字體結(jié)構(gòu)的變化風格與安陽布相比略有近似之處,可能是秦人所鑄。此后,秦人東進打敗趙武靈王,取得離石與藺。這兩個地方是趙國北疆的鑄幣中心,藺曾出過“刀布”,“尖足布”,“圓足布”等,有種文字豪邁的“方足布”,可能是秦以后鑄造的。秦早期東侵,摧毀了唐是、中都、晉陽、隰氏,占領(lǐng)了魏國的寧新,后改名安陽。其地是中原的樞紐,是商業(yè)重地,秦正可以在這里發(fā)動一次貨幣戰(zhàn)爭,以擾亂趙、魏的金融,榨取三晉資源,支持其長期的侵略,于是鑄造了大量的“安陽布”(安陽大布),其數(shù)量之多超越了各地的紀錄,現(xiàn)存的“方足布”中它可能居四分之一。之后又出了一種大型的重量僅是小布的一倍,而面值則可能高至十幾倍以上。這是我國發(fā)行大錢的開始。在黃河南岸秦人首先取得魏國的陰晉,后改名為“寧秦”。接著東出崤函占領(lǐng)了宜陽、魯陽,在那里鑄造魯陽布。這幾種方足布風格接近,款式相同,數(shù)量也很大,在“方足布”中不失為上佳品。在此期間,政府竭力推行當寽布,齊、燕、趙也著重鑄造刀貨,宋國一度發(fā)行“殊”“四”釿布?!胺阶悴肌钡木S持全靠秦國。這一變動是意想不到的。不過秦國并非對“方足布”有特殊的好感,它推行“方足布”只不過是經(jīng)濟戰(zhàn)略中的一種策略而已。自從安陽、梁邑等大布發(fā)行之后,方足布的信用就被破壞,結(jié)束了它二百年流通的歷史。


  五、地位


  “方足布”在先秦古幣中一向居于顯赫地位,為人所重視。初期大布如盧氏捏金、洮捏金等,現(xiàn)今頗為少見的銳角布(有耳布)如垂、公等,也是很難得。中期的半布傳世較少,燕布也不是很多,三晉所產(chǎn)的方足布,直讀、傳形、合背、倒書,向來是收藏家們的收藏目標。后期秦國所出的安陽大布較為多見,而梁邑大布則少見?!胺阶悴肌敝蟹Q為“稀世珍品”的“右明新治”四字布更為珍貴。


  六、版別介紹


  先秦方足布“陰坪”

方足布錢版別及知識

  益昌 方足布

方足布錢版別及知識

  齊貝 方足布

方足布錢版別及知識

  方足布“屯留”

方足布錢版別及知識

溫馨提示:錢幣收藏是一種文化傳承,收藏不僅是一種興趣,更是對文化的一種保護。熱愛收藏的藏友歡迎加入錢幣收藏交流,為大家提供交流、鑒定、回收、估價服務。實時行情變化一手資訊信息!
本站部分內(nèi)容收集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犯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頻道精選
  • 最新
  • 最熱
  • 精品
熱門專題

Copyright © 2006-2025 馬甸收藏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并保留所有權(quán)利。

北京地區(qū)最專業(yè)的人民幣收藏知識網(wǎng)站 手機:18610305151 微信:18610305151

粵ICP備13077976號-4

友情鏈接交換請加:1061611902 ,加q備注加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