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銀元在如今的收藏市場中可是備受歡迎,雖然晚清時期政府相對腐敗無能,但他們所使用的銀元在錢幣收藏市場中占據(jù)的地位相對的大,尤其是這枚大清銀幣光緒年造戶部一兩,據(jù)相關史料記載稱戶部一兩是中國銀本位貨幣制度的最精美的代表,為了體現(xiàn)滿清皇權制度在貨幣領域的權威,其設計制造者不計成本地進行了精美絕倫的設計。其藝術水準、防偽能力迄今沒有被超越。因此使大清銀幣光緒年造戶部一兩的收藏價值更上一層樓。
大清銀幣光緒年造戶部一兩特點:
光緒元寶戶部庫平“入兩”重37.42克,直徑43毫米,厚3.1毫米,正面中央鐫漢文“光緒元寶”,外圍上鐫滿文“光緒元寶”,下鐫幣值,左右分鐫“戶部”二字;背面中間鐫蟠龍圖,外圍鐫英文,“29th year of kuang hsü”,中文意為“光緒二十九年戶部一兩”。按照史料上記載的37.31的重量,本幣超重0.11毫克。以貴金屬幣千分之三(0.03‰)的誤差規(guī)定來說,誤差千分之二點九五(2.95‰),屬于正常誤差。
此幣有以下幾個特點:
1、銀色錚亮,原光鮮明,沒有摩擦和流通痕跡,保存完好。
2、敲擊起來聲音清脆悠長,轉音明顯。
3、正面、背面的內邊齒、圈珠、漢字、英文字、龍形(包括龍頭、龍須、龍齒、龍鱗、龍爪)等紋飾中均暗藏了許多具有立體感的小疙瘩,可謂暗珠密布,妙趣橫生。
4、邊齒呈橄欖形(兩頭下中間大),深峻,整齊,且?guī)L邊。銀幣字面內齒呈寬短齒距形;龍紋面內齒呈牙狀長方形,其中有九只邊齒略小。
5、在滿文光緒元寶的頭頂邊齒上有個眼睛能看到的“勾”形戳記;在英文字母“OF”上部中間的一顆內齒上,有個明顯的小凹洞(從凹洞的形狀來看,是日本大阪造幣局提供的鑄造設備上自帶的磨具特點);在“F”字母一橫的下勾之處,用紐形筆畫體現(xiàn);蟠龍頭部左右的六條短龍須也是紐形。以上四點,證明系本幣的防偽暗記。
6、本幣雖然在“光緒”兩字的中間有點小小的瑕疵,但在強光下看到,其銀色呈棉絮狀,證明銀質細膩,純凈,含銀量較高。
7、蟠龍凸起的眼睛眼珠一大一小,且相互內視,聚焦龍鼻尖,加上嘴闊牙壯,氣質威嚴,很有王者風范。
8、盡管字體和龍紋都具有浮雕的特點,但字體紋飾圓渾,緊致,壓力充足。
9、光緒元寶四字中間,迎光看,有五個鮮明的長三角狀印痕,正好對背面的龍口,系壓力過大出現(xiàn)透打現(xiàn)象。
大清銀幣光緒年造戶部一兩存世現(xiàn)狀:
該幣由于制作成本太大等種種原因,在試制了六七千枚后就遭回籠禁用,因此,該幣沒有在市場上正式流通過。知名人士張伯在1940年9月《泉幣》第二期上說道:“此幣在民國八九之間,平津市值,每套不下三百金,今且數(shù)倍過之矣?!庇纱舜笄邈y幣光緒年造戶部一兩哪怕是花重金求購也是很難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