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通寶,是在崇禎元年(1628年)開始鑄造的年號錢,每錢一文、重一錢三分,錢文真書,通寶的“通”字有單點、雙點之分。從幣值來看,有小平、折二、折五,以及折十大錢四種。小平錢直徑2.4厘米左右,重約3克左右;折二錢直徑2.8厘米左右,重4克左右;折五錢直徑3.3厘米,重6克左右,折十大錢直徑4.4厘米左右,重22克左右。
崇禎通寶版別之復雜、品類之繁多,尤其背文之多,在我國錢幣史上都是比較罕見的。這也是明末社會動蕩、政治混亂的一個體現(xiàn)。
錢文"崇禎通寶"四字,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順讀。錢背有星月,也有的有奔馬圖形,俗稱"跑馬崇禎"。另外有一種背文為滿文,據(jù)說為清兵入關時所鑄,也有人懷疑可能是民間私鑄錢。小平、折二、折五錢背文繁雜混亂,有記重、記天干、記局、記地、記局兼記值、吉語錢等,名目繁多,舉不勝舉,其中以光背及記地平錢為最多。傳世當十大錢光背無文,有文者。另外崇禎通寶還有合背錢。
崇禎通寶的背文可以歸納為七大類,即是紀星月,紀天干,背文紀重,背文紀局監(jiān)兼紀值,背紀地,紀事類,背文等。崇禎小平錢皆為順讀,分為背無文字和背有文字兩大類,但有一種隸書體背無文小平錢,比較罕見。在背有文錢中再分二類,一種背鑄星月紋標記;一種是背鑄文字:有背記重,背記局記地,背記事。
愛藏網(wǎng)正在0元起出售各種古錢幣通寶,有興趣的泉友下載愛藏APP注冊即可了解更多【買賣古錢幣及鑒定真假估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