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砂壺的種類中有一款紫砂壺是以我國四大美人西施而命名的,大家以為這可能是一款跟西施相關(guān)的美人壺,而實際上西施壺名字源于壺的形狀,前人言西施壺壺型像古代美女西施的豐乳。自西施壺產(chǎn)生以來,很多文人就喜歡把西施壺的韻味比作美人肩,柔若無骨;又把壺身喻為西施那優(yōu)美動人的曲線,豐神綽約,俊俏天成。
細看西施壺,確實很像豐滿的乳房,西施壺的壺鈕似乳頭,流短而扁圓。壺底自然向內(nèi)收斂,壺身上下一凸一凹,遙相呼應(yīng)。壺把為倒耳之形,似美女倒垂的發(fā)髻,與那壺嘴貫通相融,倒茶時,把手便是美人纖細的腰姿。
整個壺身,圓潤豐腴,渾然天成。所以被世人稱為“西施乳”。后來人們覺得“西施乳”不雅,改稱為“西施壺”。
西施設(shè)計圖稿
這個壺型在紫砂壺的史料中是有明文記載的,最早做這個壺型的,當屬徐友泉大師,其為時大彬的弟子。同時,明末清初的吳梅鼎給了徐友泉極高的評價,稱“若夫綜古今而合度,極變化以從心,技而近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
不同的紫砂藝人所制作的倒把西施壺,其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各部位的比例關(guān)系,此外,由于每個人的審美觀念略有不同,這種差異也會反映在器形上。傳統(tǒng)的紫砂壺壺形名稱大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西施壺就是以女性的乳 房為原形創(chuàng)作的,流做得就像一個小嘴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