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有幾種顏色 紫砂壺的顏色是怎么來的

人氣:2328 發(fā)布時間:2020-04-09 15:44:37 來源:用戶投稿

紫砂泥料只有幾種,但是燒制出來的紫砂壺顏色卻多的數(shù)不勝數(shù),這是為什么呢?紫砂泥色豐富多彩。盡管以朱、紫、米黃三色為紫砂器的本色,但是朱有濃淡,紫又有深淺,黃則富有變化;如果辨色命名,則有鐵青、天青、粟色、豬肝、黯肝、紫銅、海棠紅、珠砂紫、水碧、沉香、葵黃、冷金黃、梨皮、香灰、青灰、墨綠、銅綠、鼎黑、棕黑、榴皮、漆黑……諸色。

紫砂壺有幾種顏色     紫砂壺的顏色是怎么來的

古人描述的紫砂泥為「五色土」「巖中泥」「天青」「暗肝」「海棠紅」「朱砂紫」「水碧」「葵黃梨皮」「墨綠」「黛黑」「栗色」「桐綠」「榴皮」「沈香色」等。其中以朱、紫、米黃為紫砂泥的基色,可分成:紅泥(朱泥)、紫泥(底槽青)、團泥(即本山綠泥呈米黃色),這三種基泥由于地質(zhì)成形條件不同,礦層分布不同,「泥中泥」的礦層深不同,燒成時溫度稍有交差變化,則色澤變化多端,妙不可言。

紫砂泥色千變?nèi)f化,紫砂泥旳原料處理也耐人尋味。在制作處理上大致要經(jīng)過:天然風化——泥料粉碎——篩選除染——級配——練制——陳化等原料加工過程。從制作方法上:又分手工泥和現(xiàn)代機制泥。從原料互配上:有原色泥原配和互配之分。但不管怎樣原料加工一旦成品即稱「熟泥」,即可經(jīng)陳腐后成型制作之用。歷史上有許多好的調(diào)砂泥,不同時期不同歷史年代有不同的代表性泥色和調(diào)砂特色,這就給收藏家和紫砂鑒賞家們提供了收藏品的鑒賞的內(nèi)涵佐證。一件上好的紫砂陶藝品,特別是壺類、在實際使用中壺體表面肌理給人以手感舒暢、細而不膩,形如:豆沙、紅木質(zhì)的感覺,取悅于于心,雅致迷人。

在宜興陶原料的開采中,紫砂泥所占的比例并不多,大約是千分之一左右。紫砂泥屬于高嶺—石英—云母類型,其特點是含鐵量高,顆粒較粗。紫泥、本山泥和紅泥三種原料,都可以單獨使用制作器皿,也可以根據(jù)需要互相配比摻和使用。則開采的紫砂礦料不能用水直接膨潤,要散置露天,風化陳腐后幾月,然后粉碎,過篩,加水拌勻。加工成型的壞件不再上釉,經(jīng)攝氏一千一百至一千二百度氧化焰燒成,就可以得到色澤雅致,質(zhì)地堅致耐用的成品。產(chǎn)品的色澤,以紫紅色為主,因而稱為紫砂陶,由于原料的不同配比,還可以得到朱砂紫、深紫、栗色、梨皮、海棠紅、天青、青灰、墨綠、黛黑等不同的顏色。

不過,選擇紫砂壺最重要的還是合眼緣,喜歡哪個顏色就選擇哪個顏色,畢竟是每日都需要接觸的茶具,選擇自己一個喜歡的顏色,看著也心情愉悅。

本站部分內(nèi)容收集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頻道精選
  • 最新
  • 最熱
  • 精品
熱門專題

Copyright © 2006-2025 馬甸收藏網(wǎng)版權所有,并保留所有權利。

北京地區(qū)最專業(yè)的人民幣收藏知識網(wǎng)站 手機:18610305151 微信:18610305151

粵ICP備13077976號-4

友情鏈接交換請加:1061611902 ,加q備注加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