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文化在我國流傳已久,不少紫砂壺名品也一一涌現(xiàn)而出。紫砂壺不僅可以喝茶,其本身的價值也很適合收藏。在紫砂壺拍賣場上,拍賣價不能代表一把紫砂壺的價值,但是往往能體現(xiàn)出一把壺的價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十把最貴的紫砂壺”,來品賞一下真正的好壺,和大家一起來提高審美與鑒賞眼光。
01、顧景舟松樹葡萄十頭茶具
2015年東正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成交價:RMB92,000,000
此為顧老為數(shù)不多的花貨之一,亦是精品中的精品。
杯碟成套,造型飽滿渾厚,工手精湛老練,壺蓋、壺把及流的枝干制作得也是頗得氣勢,松鼠葡萄紋飾細膩入微,生意盎然,布局章法得當,營造出一個愜意、天然為伴的畫面,充滿了勃勃生機之感。
十頭成套更是難得珍稀,堪稱顧景舟制壺中的翹楚。
02、陳鳴遠制傳香壺
2016年保利華誼拍賣會
成交價:RMB34,500,000
此為制壺大家陳鳴遠所作,其所作方壺都繼承晚明紫砂壺式,而這把傳香壺可謂是圓非圓又方非方,是其真正創(chuàng)發(fā)出個人風格之杰作,為方圓之新式。
壺身以內側出筋形式,遺形取神,脫略渾厚敦古而臻于秀骨雅健,壺流則筆斷意連之弧以遺圓意,與方把形成圓方對照。
寓圓為方又能化圓為方,是為陳鳴遠創(chuàng)作于藝術高峰之盛年,融古鑄今而創(chuàng)新的方壺。
03、陳鳴遠制南瓜壺
2016年中國嘉德春拍
成交價:RMB32,200,000
陳鳴遠所制南瓜共有四件傳世,大多藏于博物館,此件為香港收藏家羅桂祥先生舊藏。
壺作七棱腹,卷葉成流,流口一任自然,瓜藤作壺柄,蜿蜒靈動。
瓜梗作蓋鈕,挖中空而顯秀巧,南瓜造型活靈活現(xiàn),渾然天成。
04、陳鳴遠制素帶壺
2015年北京保利春拍
成交價:RMB31,625,000
此壺原為民初收藏巨擘龐元濟藏品,并收入在其知名的藏品目錄《虛齋名陶圖錄》當中。
龐虛齋的宜興陶壺部分收藏在抗日戰(zhàn)亂中歸于李氏家族,并輾轉渡海至臺灣,此壺即為其中之一。
其收藏與流傳史頗富大時代的傳奇色彩,是清初宜興制壺巨匠陳鳴遠重要代表作品,流傳有序,可稱傳世珍稀名品。
05、顧景舟制九頭詠梅茶具
2014年中國嘉德春拍
成交價:RMB28,750,000
自1970年代完成后,此套詠梅茶具一直展示于宜興紫砂廠陳列室,作為當代紫砂的代表性作品,顧老亦多次在陪同貴賓參訪時,介紹自己的得意之作。
從手工捶泥到排窯送燒,一砂一泥、一杯一托,皆是顧老親力親為,毫不取巧。
06、景舟石瓢之湖帆石瓢
2015年北京東正春拍
成交價:RMB28,175,000
1948年,顧景舟于上海,經戴相明介紹與海派書畫家吳湖帆、江寒汀、唐云等人相識,制五把石瓢刻繪分贈,其中四把皆是風動疏竹,唯此把為孤雀寒梅。
此為顧景舟之石瓢的經典之作,被認為是陶藝一絕、書畫一絕、篆刻一絕,為陶書畫刻的珠聯(lián)璧合。
07、景舟石瓢之相民石瓢
2015年北京匡時秋拍
成交價:RMB27,025,000
此壺同是五把石瓢中一把,顧景舟感念戴相明對他的情誼,專門相贈此壺于戴相民,蓋款為顧景舟,底款為戴相明。
這是在顧景舟從藝多年的生涯里,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落底款戴相明。
08、顧景舟 菱花套組
2015年北京遠方春拍
成交價:RMB19,320,000
此套菱花套組壺,當時為顧景舟此款拍賣首見,顧老所作筋紋器不多,此款這樣的套組極為珍貴。
通體作菱花式,蓋身渾然一體,分六瓣組成,上下對稱。棱線凹凸分明,有棱有廓,權衡比例,極為精巧。
09、顧景舟 亞明井欄
2017年北京東正春拍
成交價:RMB17,825,000
此壺為顧老與亞明先生合作之款,具有極高的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
此壺為顧景舟根據(jù)曼生井欄而作,其晚年制壺多不用刻畫裝飾,素壺已展其韻,而與亞明合作乃是文人相和,藝與境的交流。
10、顧景舟 提壁組壺
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
顧景舟提壁壺可以說是當代紫砂壺中最為經典的,乃是集顧景舟一生技藝于此,是光素器中的巔峰之作。
梁的高低,流的伸卷,蓋的變化,鈕的虛實,角的銳鈍,都作過不同的嘗試和探索,歷四十年心血,日臻完美。
可以說是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紫砂壺的材質美、工藝美、內容美、形式美、功能美。
品一壺好茶的同時,能夠把玩一把喜愛的紫砂壺,并且還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間,這樣的理財方式是最愜意不過的。對紫砂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購入之前,多多做一下相關了解,這樣才不會容易被市場上混亂的情況迷花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