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如今我們都知道錢幣市場上發(fā)展的是較為不錯的,歷史上在銅幣的鑄造初期政府并沒有對幣上的圖案細節(jié)等作嚴格的約束,后來各省局所鑄銅圓雖然幣的背都是龍的圖案。但龍的形態(tài)各異,圖案甚多,清政府為了改善銅元泛濫之災,于是便廢除舊銅元,再造新銅元。
湖北戶部大清銅幣丙午鄂十文部頒面雙冠龍圖
大清銅幣,學名清代機制銅圓,錢面中央有"大清銅幣"四個漢字,內(nèi)嵌一小字代表地名,上端是滿文"大清銅幣"字樣,兩側(cè)為年份。邊緣中間分別"戶部"二漢字,下端為"當制錢十文"。錢背中央為蟠龍,上端是"光緒(或宣統(tǒng))年造",下端英文"Tai-Ching Ti-Kuo Copper Coin"字樣(大清帝國銅幣)。
各地鑄造比較統(tǒng)一。鑄造始于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統(tǒng)三年),流通時間較短。因其版面設計優(yōu)雅,雕刻精良,且存世量極為稀少,大清銅幣光緒年戶部造當十被譽為中國近代制幣中的十大名譽品之一。
湖北戶部大清銅幣丙午鄂十文部頒面雙冠龍價格
丙午戶部大清銅幣中心“鄂”五文雙冠龍版/PCGS MS63BN
估價(人民幣):3,000-4,000
成交價(人民幣):3,680
簡介
1906年丙午戶部大清銅幣中心“鄂”五文一枚,Y-9j/CL-HP.50,雙冠龍版,PCGS MS63BN
如今,大清銅幣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許多收藏家對大清銅幣愛不釋手,而收集多種多樣的銅幣已經(jīng)成為了他們的目標。有打算收藏的藏友最好還是要收藏價值比較高的錢幣,潛力上是比較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