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定于2001年1月18日發(fā)行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
紀念幣一套。該套金銀紀念幣共4枚,其中金幣1枚,銀幣3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2001年1月18日,一篇篇膾炙人口的神話故事有了新的記載方式,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了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紀念幣(第1組),其中1/2盎司金幣和2枚1盎司銀幣分別以“盤古開天地”和“愚公移山”、“精衛(wèi)填海”為圖案,發(fā)行量分別為8800枚、30000*2枚,5盎司彩色銀幣一“八仙過海”為圖案,發(fā)行了10000枚。在這套
金銀幣中講述的4個故事,都是老百姓最耳熟能詳?shù)?,自然也最能勾起人們對其的親切感與懷舊感,人的情懷一旦變得柔軟可近,對藝術品的理解也就更貼心了。
紀念幣圖案:
(一)正面圖案:
該套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主景均為瓊臺樓閣圖及國名、年號。
?。ǘ┍趁鎴D案:
1/2盎司彩色紀念金幣背面為盤古開天地圖案及面額。
1盎司彩色紀念銀幣(2枚)背面分別為愚公移山、精衛(wèi)填海圖案及面額。
5盎司彩色紀念銀幣背面為八仙過海圖案及面額。
藏品描述:
精衛(wèi)填海”、“愚公移山”一套兩枚:正面圖案:國名、年號2001、瓊臺樓閣圖。背面圖案分別為:精衛(wèi)填海、愚公移山彩色。直徑:40mm,成色:99.9%,含純銀:1盎司,面額10元,發(fā)行量:30000套。成色標準,重量合格,質(zhì)量精制。
“精衛(wèi)填海”取自于《山海經(jīng)》,講的是炎帝的女兒女娃在東海游玩時,海上突然刮起狂風,掀起巨浪,船被打翻,她淹死后化為精衛(wèi)鳥。為了復仇,為了使以后千千萬萬的人不被大海所吞噬,她每天從西山銜小石子、小樹枝,投到東海里,發(fā)誓要把大海填滿。她這種不畏艱難,鍥而不舍,努力奮斗,不屈不撓的精神正是歷代人敬仰和贊賞的。而幣面上的身穿粉紅衣、綠裙子、形似鳥身,身后有雙翼的精衛(wèi)美女,雙手夾著石子投向藍色的大海。這個畫面使人一看就聯(lián)想起被稱為“帝女雀”、“誓鳥”“志鳥”的精衛(wèi)堅強不屈的意志和奮斗不息的精神。
“愚公移山”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我們再看一下幣面上的畫面,那位主張移山而馬上就身體力行的愚公,襯衫上加著黃馬甲,系著腰帶,穿著藍褲,手掄镢頭,那兩座相連的藍色大山被分成兩半。這個簡潔的畫面,使人一看就想起“愚公移山”這則著名寓言。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 銀幣是我國首次生產(chǎn)鑄造,采用浮雕彩色印刷技術試制而成的,即將紅、黃、藍、黑等四種油墨,利用特制印版移印到金、銀幣表面,按照電腦調(diào)色、浮雕制作、輸 出菲林、制作印版、彩色移印、包裝等程序完成,2000年底生產(chǎn)出了樣幣。該套幣正面圖案設計:張磊、盧詩陽,正面圖案雕刻:岳俊峰;背面圖案設計:張磊、吳冠英,背面圖案雕刻:李繼峰。
集藏價值: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紀念幣(第1組)在中國的金銀
紀念幣發(fā)行史上占據(jù)著相當重要的位置,它是第一套由我國自行鑄造生產(chǎn)、第一次采用以“高浮雕”新工藝鑄造的金銀紀念幣。在這套幣上,最搶人眼球之處也在于顏色的運用,通過不同情景、不同顏色呈現(xiàn)于人明亮、多彩的視覺享受,透露出中國百姓對于色彩的感觀與認知,色彩的紛繁結(jié)合著圖案故事的內(nèi)涵,表達了遠古時代中國人民改造自然、人定勝天的頑強奮斗精神。該套幣,從設計立意與色彩的大膽應用上,再一次生動活潑地讓眾人重溫了兒時的故事情懷。
本站部分內(nèi)容收集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