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流通貨幣中,我們能夠見到的最大面值就是100元,對貨幣史不了解的人都會誤以為這就是錢幣的最大面值。其實不然,在我國首次發(fā)行第一套人民幣中面值遠遠超過100元的紙幣大有所在,例如壹萬元牧馬圖、壹萬元駱駝隊、伍萬元新華門、伍仟元蒙古包、伍佰元詹德城等等。如此多樣的大面值幣種是否讓你倍感驚訝與意外呢。1950年50000元新華門就是其大面值幣種中的一款,也很有幸的是第一套人民幣中尊稱為四大天王的一款,因此其價格都是連年翻倍,所以其在錢市的收藏地位舉足輕重讓很多投資者甚是覬覦。
第一套人民幣中一共有12個面值的紙幣,其中面值最大的是50000元。而這一面值的紙幣又有兩個不同的版本,分別是50000元收割機和50000元新華門。現(xiàn)在這兩個幣種都成功躋身第一套人民幣“十二珍品”之中。今天我們主要來了解一下1950年50000元新華門的具體狀況。
認真會看1950年50000元新華門的發(fā)行史,對于其當下如此受寵的行情我們也是可以理解的。首先作為發(fā)行史就為久遠的一款紙幣,無疑其歷史沉淀最為濃厚,因此在藏家間的知名度也是較高的。越是古老的藏品越能展現(xiàn)身份地位,所以資金實力雄厚的藏家在錢幣收藏上總是傾向于第一套人民幣。
然后是伍萬元新華門的設(shè)計,顧名思義其主場景圖就是新華門,在新華門的兩側(cè)則有石獅以及“人”和“工”等,其背面設(shè)計則主要是體現(xiàn)農(nóng)業(yè)風貌的拖拉機圖案,其圖案的下方還有“民”。其還有一個特別的設(shè)計之處在于無底紋菱花水印設(shè)計,這每一項別致的設(shè)計也促進了其高身價的形成。
最后我們來看一下1950年50000元新華門的發(fā)行時間以及結(jié)束流通的時間,其于53年12月發(fā)行并于55年4月結(jié)束流通,這意味著其流通史僅僅為2年不到的時間。所以其也是第一套人民幣當中當之無愧的流通時間最短的一款票券,因此這無疑又給其身價起到了很好的加分作用。
1950年新華門50000元
錢幣收藏品種若要得到收藏界的認可,本身的素質(zhì)是不可缺少的。這些素質(zhì)包括了稀少的存世量、歷史悠久、品相完好等。其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是存世量。這是必要條件,缺乏稀少的存世量這一個要素,無論藏品身上有多深厚的歷史積淀,品相多么完好都無法有較好的價格表現(xiàn)。
從1950年新華門50000元的表現(xiàn)來看,它無疑是具有升值的特點的。這一枚紙幣是第一套人民幣中面值最大的紙幣。在第一套人民幣中,一個面值的紙幣就有多個不同的版本。而50000元面值的紙幣只有較少的兩個版本,屬于珍稀的幣種,非常值得藏家們加以收藏。這是其一。了解錢幣發(fā)行歷史的藏家應(yīng)該了解,50000元新華門實際上是第一套人民幣中發(fā)行時間最晚的。這一點是第一套人民幣中升值的一個要點。因為第一套人民幣流通的時間短,所以發(fā)行時間晚的幣種發(fā)行量會比較少,在經(jīng)過這么長時間的消耗后存世量必然會大大縮減。而事實上,這一枚紙幣在退出市場流通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后存世量已經(jīng)非常少了。這是其二。
根據(jù)錢幣商的介紹,50000元新華門的市場價格如此高昂,除了整體存世量稀少和流通時間短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方面的原因是品相全新的50000元新華門幾乎已經(jīng)絕跡,極難找到其影蹤。正是因為其如此珍稀,即便是品相有些缺陷的50000元新華門,一出現(xiàn)在錢幣市場上也能馬上引起藏家們瘋狂搶購。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了解到1950年50000元新華門在錢市舉足輕重的地位是難以撼動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身價會不斷上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