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是第二套人民幣的三大珍品之一,可以說名聞天下,作為以革命圣地井岡山為表達主題的流通貨幣,其反映出了國家建立與執(zhí)政都與革命的勝利有著直接的關系,沒有革命的勝利,就沒有國家的建立與紅色政權的執(zhí)政,其歷史價值與收藏價值可謂極高。
但也有人認為三元的價值一般般,認定其為委托前蘇聯(lián)印制,而后來國家又與前蘇聯(lián)關系惡化。個人認為以此作為否定三元的歷史價值,是沒有歷史根據(jù)與不準確的,對三元與第二套紙幣都不公平公正地對待,不能拿由誰來印刷而否定她的歷史,因她反映的是我們自己的歷史,因有新中國的革命勝利與國家的建立,及后來總理周恩來與其他國家領導高層的決策才產生三元,而不是由于前蘇聯(lián)的關系才產生三元,革命的勝利與國家的建立才是三元形成的基礎與條件。她所反映的更是我們國家的歷史與政權的歷史,雖然其中也反映出了與前蘇聯(lián)的一段歷關系史,但這并不是三元最主要反映出來的歷史。三元與第二套紙幣所反映的歷史正是新中國五六十年代人為建設國家,以生命與血汗的付出,團結一致努力建設國家與家園的精神。而這種精神也正是今天我們所缺乏的。
而實則上,由于當年印制貨幣的設備與技術較落后,國民黨大肆偽造假幣,破壞與沖擊新國家的經濟建設,使到國家與人民財產受到巨大的損失,并打擊了新中國初期的經濟建設,當時的周恩來或當時的國家高層決定委托前蘇聯(lián)印制高面值紙幣,可以說也是一種對國家人民負責任的態(tài)度,從歷史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第一套紙幣與第二套紙幣的兌換期與停止流通的時間非常短,可見當時國民黨偽造的假幣對國家與人民的危害有多大。事實上三元的印制水準與質量也相當高,而采用前蘇聯(lián)設備與印制技術鈔紙印制的第二套紙幣在當時直接將國民黨的危害解決,第二套紙幣印制相當精良甚至可以與第四套紙幣相比較。
國家流通貨幣的發(fā)行本身就是為了國家與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能夠維護起國家與人民的利益,是否還在乎由誰印刷嗎?而且三元的母版或印版是由我們國家先設計好再交由前蘇聯(lián)印刷紙幣。三元是否發(fā)行的決定權以及委托前蘇聯(lián)印刷的決定權是在當時的國家領導高層上,是當時國家高層的決策,而不是由前蘇聯(lián)來決定。
況且當時國家的高層或總理周恩來能夠將高面值貨幣交由前蘇聯(lián)印刷,也反映出了當時國家與前蘇聯(lián)一段密切的歷史,說明當時的國家領導層與整個國家是非常信任前蘇聯(lián),以及前蘇聯(lián)對中國當時的援助是及時的,我們不能因為后來關系的惡化而否認前蘇聯(lián)對新中國的援助幫助。三元不但反映出當時中蘇關系的密切,也反映出了中蘇反目為仇的歷史,這是新中國歷史上很重要的歷史轉折。這也直接導致三元與其它兩種和委托前蘇聯(lián)印刷的紙幣提前兌換回收,三元與紅五元大黑拾可以說反映出了新中國五六十年代一段新中國建設國家的歷史,以及為了建設國家,多少人付出了生命與努力,今天如果我們以由前蘇聯(lián)印刷的說法來否定其歷史價值,等于否定五六十年代許多為國家建設付出生命與血汗努力的人的功勞。
三元不但讓我們今天認識到一段難忘的歷史,更告訴我們,只有依靠民族與所有人民的團結一致與努力,國家才能夠更強大,只傳承繼承團結奮斗的革命精神,國家民族才不會出現(xiàn)分裂。
而在新中國貨幣的印制史上,如第一套紙幣的印制中,就有大量曾經采用當時國民黨逃走后所留下的印制設備與鈔紙印制,并有些紙幣直接采用了國民黨留下的印章,而紅色政權的央行是沒有總經理職位的,但第一套紙幣中有一些紙幣就印制有總經理章,又應該如何肯定她們的歷史價值,是否因此而否定第一套紙幣的歷史價值?又如第三套紙幣與第四套紙幣均有采購外國設備與材料生產貨幣,是否因這樣而否定她的歷史價值?簡單地以外國印刷的理由來否定她的歷史價值,絕對是錯誤的,是不公正不公正地對待歷史。
如今三元在經歷過數(shù)十年后,其歷史并沒有被我們所遺忘,我們也不應該遺忘新中國曾經所經歷過的最艱難困難的歷史,歷史的載體不斷地告訴我們,我們的歷史是偉大的,一代代人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歷史,歷史創(chuàng)造了一代代人的輝煌。
全新絕品的三元市價已經超越了2萬元,全新連號的價更高,估計明年在良好的市場環(huán)境下,全新絕品連號的三元市價可能超越三萬元,像三元這種存世量稀少,而又有一定收藏基礎與需求的品種,市價只會越來越高,處于穩(wěn)步上漲的狀態(tài)。三元的存世量再多也就是約二三萬左右,但能達到全新品相的非常稀少,存世量可能不足二千張,且多數(shù)已進入收藏,市面上已非常罕見。
一張只會供應給集郵者集郵的梅蘭芳小型張市價已達六萬多元一張,且多數(shù)的品相也較完好。三元的歷史價值與收藏價值遠高于梅蘭芳小型張,但市價僅為梅蘭芳小型張約三分之一,顯然三元的市場價值實在低廉。即使市價達到三四萬元,也無法衡量出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價值。如果今天我們仍在懷疑其升值潛力時,那么我們收藏投資者將失去更多的機會,就如當年三元達到一萬元的價格,同樣也有質疑的觀點,但已失去的機會不可能再來,收藏需求的發(fā)展根本就不會為我們留下質疑的空間,雖然三元也曾出現(xiàn)過較大的下跌,但收藏的需求與發(fā)展,讓三元的市場價值走向更高。面對于良好的市場環(huán)境,以及收藏需求的增長與發(fā)展,根本就不會讓三元再出現(xiàn)大跌的機會。
機會是留給有遠見的人與真正喜歡收藏的收藏者,把握收藏的先機,讓這些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價值的偉大的歷史載體,一代代地傳承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