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從87年上初中開始集郵,高中三年學(xué)習(xí)緊張一度中斷,94年大學(xué)期間開始偶爾練攤買賣郵票,97年前后開始較大規(guī)模投資郵票,到2009年10月,13年間以郵票和流通紀念幣投資為主,第二套人民幣紙幣從沒參與。09年10月中旬開始清空所有郵票和紀念幣,永遠和郵票紀念幣說拜拜了,將資金全部轉(zhuǎn)到紙幣,當時心情感到特別的從未有過的輕松和自由,當時自己選擇的品種是1.7元左右的5分紙幣和13.3元左右的5角紡織工人,至今都有了3倍的利潤,11月份又有幸選擇了801天藍,至今有了10倍的利潤。十幾年郵票投資使我虧損累累,傷痕累累,選擇了紙幣后真是有天上地下的感覺,幾個月來僅801天藍就讓我掙了50多萬,不但把十幾年來郵票投資的虧損全部彌補,而且有了巨大的收益,可以說棄郵從幣是最正確的選擇,下面談幾點感受和朋友們共勉:
1、郵票投資是一個夕陽產(chǎn)業(yè),郵政是一個腐敗透頂?shù)牟块T,所謂的郵票行情是坑人害人套人的行情。十幾年來,投資郵票的朋友都知道一句常說的話:黎明前的黑暗。相信這句話被說了無數(shù)遍了,直到今天也沒見到郵票投資的黎明,倒是一直在黑暗中。郵政利用其控制原始的郵票籌碼,先拉高,再慢慢放貨,把所有參與的朋友全部套牢,然后不計成本地放貨,郵票變成了花紙片,不能用,光能看,印刷紙張的成本,面值5%的結(jié)算,而且每年發(fā)行的30多套郵票題材都嚴重雷同,總是那些花鳥、建筑、會議、體育、人物等,設(shè)計越來越差,根本沒有美感。
2、第二套人民幣紙幣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紙幣發(fā)行的目的主要是流通使用,只有1%的紙幣進入收藏領(lǐng)域。紙幣的庫存管理有非常嚴格的規(guī)定。紙幣的設(shè)計印刷防偽都體現(xiàn)了全國的最高水平,是集中了全國最頂尖雕刻大師的智慧,其藝術(shù)性和美感是郵票遠遠不可比擬的。1—5套人民幣每一張都是藝術(shù)品,特別是三版幣具有文革色彩,藝術(shù)水平很高,棗紅、背綠、天山放牧圖、煉鋼等都是國際上知名的精品。
3、郵票目前基本沒有消耗,不參與流通使用,印刷多少就是多少,越來越多。紙幣每年都有巨大的禮品冊消耗,越來越少
4、郵政職工自己從不收藏郵票,而是想辦法賣郵票,自己不留存。銀行職工想方設(shè)法留存紙幣,而且價格高了也不賣,銀行的人不差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