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收藏市場上,第一套人民幣的地位是毋容置疑的。第一套人民幣中隨便拿出一張都是珍品,都極具收藏價值。其中價值最高的就是第一套人民幣中,伍佰圓的“瞻德城”、伍仟圓的“蒙古包”、壹萬圓的“駱駝隊”和壹萬圓的“牧馬圖”,被稱為人民幣中的“四大天王”。這四枚幣種之中除了牧馬圖的絕世無雙之外,緊隨其后的就是蒙古包五千元了,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下蒙古包五千元的收藏價值。
第一套人民幣蒙古包伍仟圓
第一套人民幣五千元蒙古包5000元發(fā)行時間1951年5月17號,于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正面的主背景色是綠色,正面的圖案是左側(cè)為面值字符,右側(cè)是蒙古包和駱駝圖案,四角是面值的圖案;背面的主背景色是藍色的花符,背面并排有兩個五千元的數(shù)字面值,中間有是蒙古行名,上面有中國人民銀行字樣。
面 額:5000元
發(fā)行時間:1951年5月17日
停用時間:1955年5月10日
票面尺寸: 140x74mm
字冠、號碼:三字冠、七號碼
印刷工藝: 膠印四色、凹印一色
背面主色:淺藍、深藍
底紋:曲紋
尺寸:140mm×74mm
停用時間:1955年5月10日
特征說明
1、無水?。?/p>
2、底紋由曲紋組成;
3、暗記:正面蒙古包上有“蒙古”;正面右下角花符上方有“0”;背面中心蒙文中有“人”和“5000";
4、背面印有蒙文行名和面值,在內(nèi)蒙古地區(qū)發(fā)行,收藏界公認(rèn)為第二大珍品;
5、冠字只見“ⅠⅡ Ⅲ'’一種
第一套人民幣蒙古包伍仟圓收藏價值
1、流通時間短,存世量少
1951年第一版人民幣“伍仟圓蒙古包”發(fā)行于內(nèi)蒙古地區(qū),僅在城市使用,流通數(shù)量極少,當(dāng)時人們普遍缺乏收藏意識,加之銀行回收徹底,使得此枚存世甚少,收藏難度極大,甚為珍貴。人民幣的重大意義由于當(dāng)時歷史條件限制,印刷技術(shù)落后,紙張質(zhì)量較差,不容易保存,由于正處于解放戰(zhàn)爭前后,人民生活水平極端落后,人民根本沒有收藏意識,基本上繳銀行,存世量非常稀少。
2、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第一套人民幣伍仟圓蒙古包的圖案設(shè)計十分具有民族特色,伍仟圓蒙古包同萬元牧馬圖一樣印有蒙文的中國人民銀行字樣,從錢幣上反映民族團結(jié),其歷史文物價值和當(dāng)時的時代特征都為這張珍鈔增添了升值的砝碼。
那么第一套人民幣伍仟圓蒙古包在收藏市場的價值達到了怎樣一個層次呢?根據(jù)市場上的最新行情來看,第一套人民幣蒙古包的價格是15萬-30萬-48萬,全品的價格約在50萬元,8品的價格約在30萬元,5品的價格約在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