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人民幣大全套珍藏冊——以票券存世量評定人民幣稀缺度

人氣:605 發(fā)布時間:2019-07-11 03:00:41 來源:用戶投稿

第二套人民幣大全套珍藏冊發(fā)行從1955年3月至1962年4月,共發(fā)行了11種面值,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券。共15種版別,其中:1分、2分、5分;1角、2角、各1種、5角2種(有水印、無水?。?元2種(紅、黑一元)、2元券1種;3元券1種;5元券3種;10元券1種。 

人民幣稀缺度主要根據票券的存世量來進行評定。它可從票券的發(fā)行年代、面值大小、冠號的位數(shù)以及收回方式等作為評定標志。

  第一,發(fā)行年代標志。一般來說,人民幣發(fā)行年代越早越稀缺。因為紙幣不易長期保存,加之各種原因的破壞、毀損、遺棄等導致存世量較為稀少。

  第二,面值標志。一般而言,高面值的人民幣較低面值的人民幣存世量要少。因為高面值人民幣絕大多數(shù)都被收回,除了特殊情況,民間一般不會保存。

  第三, 冠號位數(shù)標志。人民幣冠號位數(shù)少的票券一般比位數(shù)多的票券稀少,位數(shù)越多其印制發(fā)行數(shù)量越多,相對存世量也就越多。

  第四,收回方式標志。人民幣一般采取兩種收回方式:一種是只收不付方式,另一種是限期收回方式。前一種方式比較常用,后一種方式一般在特殊情況下使用。一般地說,采用限期收回方式的票券存世量要少于只收不付方式收回的票券。

  第五,限量發(fā)行標志,第四套人民幣四連體珍藏冊發(fā)行量很小,是人民幣中的稀缺藏品。

   第二套人民幣大全套珍藏冊— 馬甸收藏官方網站

  國務院于1954年12月21日發(fā)布命令,責成中國人民銀行自1955年3月1日起發(fā)行新幣(第二套人民幣),收回舊幣(第一套人民幣),新舊幣的折合比率為新幣1元等于舊幣1萬元。 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統(tǒng)一全國財經工作,在很短的時期內實現(xiàn)了金融物價的基本穩(wěn)定,國民經濟得到了迅速恢復和發(fā)展,財政收支基本實現(xiàn)了平衡,并略有結余。為了進一步健全和鞏固我國的貨幣制度,以便利交易和核算

  發(fā)行10年退出流通,變身收藏熱點

  第二套人民幣大全套珍藏冊是目前收藏的熱點,具有較好的防偽功能,容易識別,而且印制得很精美,適合大眾的收藏與投資。自從2005年開始第二套人民幣紙幣出現(xiàn)較大的漲幅,主要原因是由于第二套人民幣紙幣流通的時間短,存世量很少,但市場需求旺盛的結果。而第二套人民幣珍藏 冊紙幣多數(shù)是通過個人收藏或禮品冊成套的方式消耗、沉淀在個人手中,很少會回流到市場上,而針對第二套人民幣紙幣投資及炒作成分極少,因為市場上的貨源很 少,根本沒有貨源提供炒作,即使有大量的投資資金進入,也難達到炒作的目的。除開分幣與5角券仍有成封(即連號100張)的貨源外,其他的票券大多是舊票,全新品相極少,很難買得到,市價雖仍不斷地上漲,但未來的上漲空間依然極大。

  11種面額16種版別,首次發(fā)行金屬分幣

  第二套人民幣共發(fā)行了11種面額,分別是紙幣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由于后來對1元券和5元券的圖案、花紋進行了調整和更換顏色。這套人民幣面額結構較為合理,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套具有完整貨幣體系的人民幣,首次實行主輔幣制,并發(fā)行了金屬分幣,使新中國貨幣進入紙、硬幣混合流通的時代。從此人民幣的幣值得到空前穩(wěn)定,其面額結構體系成為未來各套人民幣結構體系的基礎。當時群眾中流傳著這樣的歌謠:“袁世凱時期,一鎊銀元買一鍋牛肉;蔣介石時期,一萬法幣買一條牛腿;毛澤東時期,一百元人民幣買一頭小牛。”

  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外國代印人民幣

  由于當時國內印鈔生產能力不足,又缺少高檔專用印鈔紙,因此面額3元、5元、10元的人民幣由國內設計繪樣,委托前蘇聯(lián)代印,稱為蘇印“三種票”。后來,蘇聯(lián)政府背信棄義,廢除中蘇兩國經濟技術合作的各項協(xié)議,召回在華工作的全部蘇方專家,導致中蘇關系惡化。對此,我國政府采取緊急措施, 1964年4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關于限期收回三種人民幣票券的通知》,規(guī)定從4月15日起,蘇印“三種票”停止在市場流通,至5月14日止為收兌期。

  收回蘇印“三種票”后,市場上大票缺乏,不利于人民生活和經濟發(fā)展。為此,1962年4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了深棕色5元券,其主景圖案與蘇印5元券相同,但該原版是由我國自己的雕刻師刻制的,印鈔紙首次采用了國產滿版水印紙。由于當時不具備生產10元券的條件,因此,該5元券是第二套人民幣中我國自己設計、雕刻、印刷及當時一段時期內市場上流通的最大面額貨幣,在當時發(fā)揮了極大的作用。這套人民幣中面值3元、5元、10元紙鈔是新中國人民幣由其他國家代印在歷史上唯一的一次體現(xiàn)。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lián)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頻道精選
  • 最新
  • 最熱
  • 精品
熱門專題

Copyright © 2006-2025 馬甸收藏網版權所有,并保留所有權利。

北京地區(qū)最專業(yè)的人民幣收藏知識網站 手機:18610305151 微信:18610305151

粵ICP備13077976號-4

友情鏈接交換請加:1061611902 ,加q備注加友鏈